采编公开课:如何找到最有新闻价值的“那句话”?
“新闻就是‘他说’。”新闻工作要求记者报道他人说的话,即要使用引语。引语分成三种——直接引语、间接引语和部分引语。
其中,直接引语可以使稿件具有现场感,让新闻报道具备信息权威性,让新闻故事更具冲突性、戏剧性和人情味,令读者意识到所报道的事件涉及有血有肉的人,放大信源的声音、想法和观点,揭示信源的内心世界,调节报道节奏。
直接引语的种种优势,使得记者在写作中乐于使用。但目前许多稿件中直接引语的使用不够精当,出现“过剩”乃至滥用的现象。笔者不揣浅陋,列举数例同各位同仁探讨,以求抛砖引玉。
有价值的直接引语包含哪些特质?
1.采访对象说的能够构成妙语、警句的话,能让人们牢记的话,能生动、清晰传达说话人强烈情感或反应的话。这类话语往往体现新闻人物的性格特点。
如:
“你的牛皮也太大了吧!”朱镕基终于忍不住插话了。
“发现就要撤你的职了!”朱镕基提高了声调。
——《朱镕基:“你的牛皮也太大了吧!”》
2.采访对象说的具有揭示作用,关系新闻本质的话。
如:
鹿钟麟笑着问溥仪:“你还记得吗?当时我把你押出王宫送到‘醇亲王府’,临下车时我问你,你愿意做老百姓呢,还是做皇帝?”
溥仪说:“我记得很清楚。当时我说要做老百姓,可是,老实说,那时心里想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”说得大家都笑了。
——《溥仪和鹿钟麟等在北京会见》
3.采访对象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说的话,如方言或口语化的表达、精彩的比喻、偏激的话语等。
如:
不少年轻人在认购现场详细询问了股票、有价证券等等的含义后,一面购、一面戏言说:“阿拉也要尝尝做老板的味道。”
——《上海重新发行股票》
4.重要人物说的话。这类语句往往极具新闻价值,由于他们所处地位特殊,他们说的话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。
如:
邓小平还说:“中国人站起来、面上有光彩是什么时候?是新中国成立后。只有一个统一的中国,所有中华民族子孙不仅是站起来,而且是飞起来了。”
——《邓小平会见李远哲和李政道教授》
5.重要新闻现场相关人物说的话。
如:
十三日下午,一声声的“妈妈”穿透废墟,直达地面。任老师听到了,赶紧上去,告诉孩子们,“保持体力,不要再发出声音,老师在这里,跟你们妈妈在一样。”
——《“妈妈”声穿透废墟》
陈勇说,他的耳边一直萦绕着学生呼喊“救命”的声音。“我总感觉,废墟下还有生命”,他和战友们,“一定要把他们都救出来”。
——《“我总感觉废墟下还有生命”》
6.争论中各方说的话。美国新闻学者特别强调用直接引语反映矛盾双方的真实立场、观点和主张。
如:
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(ECFA),最近成为台湾舆论热议的话题。对于这项互惠双赢且大陆愿意“让利”的安排,台湾有个别媒体泛政治化,如“绿:ECFA 冲垮321万白领”、“签ECFA冲击就业人数590万”、“签ECFA香港化月薪剩1万”等标题,十分耸听。
马英九说,在这段时间,“各位都听到很多很恐怖的话,说签了(指ECFA)的话,我们劳工就会有300多万人失业”。他特别用闽南语说,“我向各位保证,这拢是黑白讲啦(意指乱说)!”
——《签ECFA令三百万台湾劳工失业?马英九严词驳斥》
无价值的直接引语有哪些特点?
1.采访对象并没有透露有用的信息或事实本身明白无误,这类直接引语多为套话空话、观点立场不鲜明的话。
如:
某市市长说:“我们已经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。”
“船员对保障国际、国内物流供应链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,我们将通过海事劳工条件检查,强化船员权益保障,为畅通水上物流循环提供高质量的人力支持。”某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工作站站长向记者介绍,“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工作站还将承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研究、船员权益保障研究、船员公益服务等工作任务,为XX自贸区和XX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营造良好航运环境。”
2.平铺直叙、长篇大论、毫无选择地引用采访对象的话,会让直接引语失去意义。《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》里提到:“年轻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,但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的时候,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的精彩的引语才有用。”
如:
“XX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由XX国际物流园联合XX博览会共同打造,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1亿元,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91亩,项目一期计划在今年9月建成并试运营,力争成为以RCEP区域国家为主的外国商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首站。”XX公司副总经理XX介绍说。
XX公司总裁XX说:“我们明年的目标是产量增长20%,市场占有率扩大10%,多招收300名员工,股票价格维持现有水平。”
如何使用直接引语?
使用直接引语的方法通常包括:
1.如果合上采访本也对新闻人物的某句话印象深刻,那么它可能就是一条好引语。
2.直接引语的使用应以准确作为最高原则,并要防止断章取义。
3.合理修正直接引语中的语法错误。为了让受众更加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本意,在不篡改原意的前提下,可以合理修正直接引语中的语法错误。当然,如果这种语法错误本身构成了说话者的特色(如“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”这句话中,“大约”和“的确”是矛盾的,但这构成了鲁迅的语言风格),那么将这种“错误”予以保留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。
4.用新的段落开始一段新的引语,不同人说的话要用不同的段落分别表示,特别是在报道争议、矛盾、冲突时,用不同的段落表示一方的原话,有助于读者快速辨识矛盾和冲突所在。
5.恰当的直接引语要由身份恰当的人说出来,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。
美国新闻界有云:“记者应该把直接引语当做报道的调味品,而不是牛肉土豆。”新闻报道中没有直接引语会令稿件失色,通篇都是直接引语也会让叙事失去焦点,让读者倦怠。在直接引语的使用上,我们应该努力寻找最有新闻价值和最有代表性的“那句话”。
参考文献:
[1]李希光、孙静惟、王晶.新闻采访写作教程[M]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.
[2]高钢.新闻写作精要:新闻报道的原则与方法[M],北京: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.
[3][美]卡里尔·里奇著,钟新、王春枝主译.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[M]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.